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2月28日> > 总第391期 > 第A2版 > 新闻内容
两动脉瘤“一担挑” 事半功倍众人夸
新闻作者:本报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患者,女,70岁。因“发现脑动脉瘤3周”入院。平素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患者因头昏不适、睡眠不佳于湖北省十堰市当地医院神经内科检查,发现多发脑动脉瘤,需行多发脑动脉瘤的栓塞术,当地医院无法行此种高难度的神经介入治疗,嘱患者至神经介入水平高的医院进一步诊治。脑动脉瘤虽然患病率不低,但一旦破裂出血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很可能会致死致残,患者及家属得知检查结果和当地无法治疗的结论后,均寝食难安,四处打听,得知远在上海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神经内科有丰富的神经介入治疗经验和良好的口碑时,在新年伊始,从湖北赶来办理住院手续,神经内科席刚明热情接待的同时仔细阅片、 查体,制订了全麻下脑血管造影及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治疗计划,主治医师王贵平、邱炜斌配合执行术前的检查和药物准备计划,同时神经内科全体医生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神经介入学科带头人杨志刚教授一起进行了术前的讨论,考虑患者的脑血管情况同时兼顾经济负担,考虑使用一个新一代脑动脉瘤辅助治疗的血管重建装置Enterprise 2支架,用尽可能简单有效的方式达到最理想且安全的治疗效果。患者入院第3天,高效率的准备工作后,神经内科杨志刚教授、席刚明主任主刀,麻醉科、导管室、影像科的同仁全方位的保障,脑血管造影后,3D扫描清晰的显示患者短短的颈内动脉后交通段上存在一远一近两个大小形态不一的动脉瘤,处理起来困难重重,怪不得让湖北当地医生觉得如此棘手,但在徐汇医院的导管室内,一切治疗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在Enterprise 2支架的辅助下,较大的动脉瘤很快得到满意的栓塞,同一根栓塞用微导管物尽其用,再次顺利超选入近端的小动脉瘤,支架完全释放后,顺利的覆盖并保护住小动脉瘤的瘤颈,随后在动脉瘤内填入柔软的最小尺寸弹簧圈,每1mm的调整和输送都体现出需要多年的神经介入治疗锤炼才能手到擒来的高级技术,行云流水般的操作每个懂行的人都会不禁拍手叫绝。术后3D造影两个动脉瘤均栓塞满意,支架CT扫描见Enterprise 2成形理想, 对血管的保护恰到好处,Xpert CT未见明显颅内出血并发症,股动脉穿刺点使用封堵器后患者很快转运至外科监护室内监护、苏醒、脱机,当天晚间患者已回到神经内科病房和家属谈笑风生了,患者和家属都感叹,本来以为很难治的病,来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后真是事半功倍、水到渠成,医护的服务又是那么体贴,良好的方案也替患者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出院时通过当场异地医保结算,患者只自付了总额三分之一不到的钱,出院时还一直在夸:我们徐汇医院真是太好了,技术高,看病方便,报销方便,服务周到,怪不得在当地有口皆碑。 (神经内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湘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