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2021年作为医院的一名儿科主治医师,收到徐汇区卫健委的召集令, 我在第一时间主动要求加入第四批援滇医疗队, 前往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人民医院执行徐汇对口支援的帮扶任务。9月16日,我背上行囊,由区卫健委、院领导及符莉主任的相送,启程前往元阳县人民医院执行为期三个月的帮扶任务。
初到元阳, 在朱炜县长的介绍下我获悉元阳县是红河州的深度贫困县。 其实在来之前已经有所心理准备,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在我看来以最简单最朴实的生活态度去爱元阳的群众,才能更好的知道他们之所需,才能给予他们最贴切需要的帮助。
在元阳县人民医院李书记、 刀院长的介绍下,我了解到医院目前的情况,获悉儿科医生的缺乏及科内医生诊疗水平的急需提高。接手科室工作后, 在与刘春美主任共事的一段时间里, 我发现科室无可供科内医生使用的诊疗书籍。随即我便向后方反映情况,徐汇区中心医院张雪梅书记同意捐赠系列儿科专业用书。
在某个凌晨,我被一阵急促的铃声惊醒,电话那边是刘春美主任着急的声音,原来是一个重度窒息的早产儿危在旦夕。“生命重于泰山”。我一边电话连线一边赶紧出门奔赴医院新生儿病房。虽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患儿仍因早产及窒息时间太长而离开。痛定思痛,事后回顾整个过程, 发现科内缺少正式的高级生命支持的培训。于是我整理资料,做成PBL教学课件, 开始了从新生儿到婴儿及儿童的高级生命支持的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更新内容, 并准备把完整的一套课件留给科主任以后可以定期进行科内培训考核。 刘主任表示这种培训方式很有效, 并将考核成绩跟绩效挂钩。
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儿科深度临床工作,我组织进行了元阳儿科每周一的科内小讲课及教学查房, 并开展了元阳县人民医院没有的生长发育门诊,指导放射科如何拍摄骨龄,及对儿科医生进行有关生长发育的教学培训。 同时,教授、调试、连线、跟进使用徐汇云医院, 并建立微信群以更便捷及有序地使用徐汇云医院。 元阳儿科负责元阳县小新城乡卫生院的医疗帮扶任务, 在多次进行下乡活动后,我发现单进行儿科帮扶有些欠缺,在趁着徐汇援滇医疗队在元阳人民医院巡诊之际, 我组织针对小新城乡的义诊及对卫生院及下属单位医生进行妇产科、 慢病管理及中医专业知识的相关业务培训, 并得到很好的评价。
在准备出发离开上海前, 我就已获知红河州对举办继教班的想法, 在复旦大学儿科医院陆怡主任及徐中心儿科的建议下萌芽已成。 这次我们八名徐汇援滇队员都是来自徐汇的不同医院,来红河州之前大多都不认识,在通过几次团建及巡诊的接触, 我提议、组织、 策划并申请了这次州级的继续教育学习班。 办班的原动力是想通过这次培训提升红河州儿科医生的诊疗水平及诊疗观念, 让红河州内从胎儿到儿童都能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让所有接受培训的医务人员能更好的守护儿童健康。
为了把上海的先进医疗技术及医疗理念带到红河州这片土地上。 我们邀请了徐中心儿科符莉主任分享了“儿科亲子医疗模式的实践”的先进理念,因为在通过对四县的巡诊后发现这正是红河州各个儿科所缺乏的,符莉主任毫无保留的把徐中心的这种亲子医疗模式分享给了线上线下的所有儿科医生。 邀请泸西县人民医院产科马艳梅主任分享了“妊娠期的用药问题”、 上海徐汇大华医院儿科陈辉主任分享了“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治及管理”、元阳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刘春美分享了有关儿童厌食推拿多年的临床经验、 上海牙防所马晓晴主任分享了“twinblock联合微种植钉矫治儿童颌后缩畸形” 的一例成功案例。 为了能全方位的守护儿童健康,以《孕产妇及儿童健康保健策略研讨班》为题,徐汇援滇医疗队四位专科队员从孕期的保健及用药到儿童各科疾病的诊治以及亲子医疗模式进行了精彩的授课。 这次继教班线上人数达391人次,线下共82人次(因疫情原因均为院内),反响热烈。 从给元阳儿科医务人员进行徐中心儿科10月份举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班培训开始, 到与云南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举办州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虽然我仅不到一个月时间即将返沪, 但是这个在红河州首次举办的沪滇合作的学习班已然成功,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通过学习班的形式一起线上线下交流学习, 更好的把徐汇医疗援滇帮扶工作做好。
关于援滇工作, 我个人觉得需从做实事开始,共情、问需必不可少。 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医疗条件及水平有限的元阳, 都时刻牢记作为医学生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