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9月30日> > 总第418期 > 第A2版 > 新闻内容
数字化转型赋能就医服务不断提升智慧化服务能力
新闻作者:本报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3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图片1

图片1

  

  2021年,我院作为全市便捷就医数字化转型徐汇区属试点重点单位,在市、区卫健领导及院领导的大力指导支持下,围绕“便捷就医”重点推广场景和亮点创新场景建设目录,通过呼应群众“看病难、看病烦”等痛点、难点、堵点,依靠数字化转型和服务流程再造,统筹规划、加紧部署,2021年6月底在全市各区率先完成7个场景建设, 相关工作在提升便民服务能力的同时, 也有效提升了医院的智慧化建设水平。
  1、精准预约
  通过随申办市民云实现大数据赋能,在医院传统预约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市级统一平台的精准预约分时段服务,预约时间段由原先1小时缩短到30分钟。 精准预约场景应用既缩短了患者诊前等候时间, 又减少了门诊病人的聚集。
  2、互联互通互认
  医院已在去年基于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 建设完成了检验检查互联互通互认系统, 通过互联互通互认的场景实现包括CT片、检查影像等在内的44项检查检验项目,且实现了跨院互认,终端接入率100%。 项目的有效推进使用,使患者体验到“检查不重复、省钱又省心”的就医获得感。
  3、医疗付费一件事
  医院紧扣“信用就医、无感支付、不排队、少往返、一网通办”等关键字,通过信息化应用系统升级改造, 实现了随申码/国家电子医保凭证在线下就医 (窗口挂号、收费、诊间付费、取药、检验检查、自助机挂号付费、入院登记、出院结算等窗口业务) 及线上互联网医院2个业务服务场景的普适化移动支付应用,真正实现“一机在手、排队无忧”的就医服务新体验。同时,对于已领取了国家电子医保凭证但不会使用手机移动支付的老年人以及儿童等人群,通过随申办“亲属码”实现“亲情付”代扣代付功能;另外, 为配合医疗付费一件事的应用体验提升, 医院配套此项工作上线开通了电子票据服务平台, 集群化的融合应用为病人提供了更多的就医便利。
  4、智能预问诊
  智能预问诊通过整合随申办市民云服务平台, 将智能预问诊系统在随申办及医院HIS系统进行互通集成,形成服务关口前移, 有效利用了患者的诊前等待时间, 同时也进一步释放了医生问诊时间,节省了门诊医生病历书写时间,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判断病情, 提高了诊疗效率与质量。
  5、电子病历卡与推送电子出院小结
  该场景通过改造现有HIS系统和住院系统, 实现了市民群众使用智能手机访问“随申办市民云”移动端,就可查询和调阅本人的既往诊疗信息, 医院通过智能助手查询调阅就诊人员的近期就医信息, 解决了医保患者须持册就医堵点。
  6、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服务通过将申请、预约、流调、支付、信息推送及报告查询等环节实现互联网医院云化服务, 有效减少了患者在核酸检测过程中现场挂号、付费、填表和赋码时间, 免去传统模式现场核酸检测的繁琐流程环节, 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前核酸检测高频率需求下的医院现场人流检测压力, 同时为市民提供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惠民服务。
  7、智慧急救
  智慧急救, 作为便捷就医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应用场景, 我院是徐汇区属唯一开展试点的三级综合性医院。 自6月23日安装使用以来,每日通过120中心平台实现智慧化急救转运的救治病人日渐增多,涉及脑卒中、创伤、胸痛等多个急救业务病种, 平均每个患者急救施治等候时间相比传统模式节约了2-3分钟, 并成功应用到1个心源性猝死急救案例。智慧急救平台的顺利推进使用,通过实现院前接诊、检查、转运、车载医保结算、院内为一体的急诊急救协同服务,以信息化技术有效推动了急救患者服务院前-院内的无缝联动,开启了传统急救服务模式从被动忙乱式到主动精准式的创新转变。 全市急救及诊治医疗服务资源的一体化协同, 通过智慧急救平台的建设,有效提升了患者“上车即入院”的智慧化急救综合服务能力。
  便捷就医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顺利推进,践行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通过多部门协同、团队间高效协作,打造了具有显示度、集中度、感受度、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形象的数字惠民新应用, 为智慧城市建设迈进、 解决城市居民便捷就医服务提供了很好的创新工作实践。未来,通过数字健康城区建设工程的持续化推进, 数字化转型赋能就医服务将更有效地提升各级医疗机构的智慧化服务能力。(信息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湘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