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来源于耳内或颅内的声响,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据统计,成人耳鸣发生率约为10%~15%,耳鸣已经成为普遍的健康问题。
耳鸣的病因复杂,建议患者及时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目前尚无治疗耳鸣的特效药,常用的对症药物包括激素、银杏提取物、锌制剂、褪黑素、抗抑郁药等。
一、中医对耳鸣的认识
许多患者耳鸣缠绵难愈,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不妨尝试中医治疗。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睡眠质量不佳, 耳鸣发作近年有年轻化趋势。 中青年突发耳鸣,耳鸣声音较大,音调较为低沉,大多为实证耳鸣,常因外感邪气、脏腑内生痰火瘀滞、气血瘀阻所致。
虚证耳鸣多发于年老体弱或过度劳累患者, 多表现为持续的、长时间或间歇性耳鸣,常因脏腑虚损、久病耗损所致。
二、针灸治疗耳鸣具有显著疗效
耳门、听宫、听会是治疗耳鸣的效穴。耳门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听宫穴属手太阳小肠经,听会穴属足少阳胆经。
此外,可取翳风、中渚、侠溪穴相配,通上达下,疏导少阳、太阳之经气,疏通耳部之气血,有开窍聪耳的作用。
三、实证耳鸣
针灸治疗实证耳鸣往往有立竿见影之效。可根据患者病情加减穴位。
1.风邪外袭证:多由上呼吸道或局部感染所致,开始时多有感冒症状,继而突发耳鸣、耳聋、耳闷胀,伴头痛、恶风、发热、口干,治疗时要注意控制感染。可针刺风池、外关、合谷以疏风清热。
2.肝胆火盛证:青壮年情志不畅、压力大,郁怒之后突发耳鸣,伴头痛、面赤。 可针刺行间、丘墟、足临泣,以清泻肝胆之火。
3.气血瘀阻证:气血瘀阻,闭塞耳窍以致耳鸣, 多由高血压、脑供血不足、颞颌关节紊乱、颈椎病等所致, 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对于高血压伴发耳鸣, 可针刺百会、曲池、合谷、太冲、三阴交;对于脑供血不足,可针刺百会、风池、天柱、大椎、安眠穴疏通头项部气血;对于颞颌关节紊乱伴发耳鸣,可针刺下关、颊车、合谷以疏通面部经气;对于颈椎病伴发耳鸣,可针刺风池、颈夹脊、肩井、大椎,以疏通颈部经络气血。
四、虚症耳鸣
虚症耳鸣往往缠绵难愈,针刺可显著改善症状。
1.肾精亏虚证:表现为耳聋渐至,耳鸣夜间加重,伴头晕、失眠、腰膝酸软。 可针刺或艾灸肾俞、太溪、关元以补肾填精。
2.脾胃虚弱证:表现为耳鸣耳聋时轻时重,遇劳加重,休息后缓解,伴神疲乏力、食少腹胀、便溏。可针刺或艾灸气海、足三里、脾俞以补益脾胃、濡养耳窍。
3.心脾两虚证:耳鸣伴食少、心悸、失眠,可针刺心俞、脾俞、印堂、神庭以健脾安神。
总之, 当出现耳鸣的情况,一定要及早至医院进行治疗,切勿延误病情。 (针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