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中心实习历时一年了,经历了很多,学习了很多,认识了一群可亲可爱的良师益友,这些无比珍贵的美好的记忆现在影响着我,以后也会一直激励着我。
实习,顾名思义,在实践中学习。临床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临床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就业上岗前的最佳训练。尽管这段时间很短,但很重要。我们倍加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天。
通过实习,我感觉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仪表及个人形象。在很多局外人,包括医学生印象中的医生形象都是身穿白大褂,衣着整洁大气,发型一丝不苟,微笑大方得体,应该如江直树般玉树临风,如格蕾般干练大气——虽然,实际情况可能让人大跌眼镜。从你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你就是一名准医生,在别人尊敬你的同时,也意味着你承担起责任与义务。没有病人会一开始相信一个披头散发,白大褂皱巴巴、甚至有斑斑点点污渍的医生。所以,要注意形象,注意仪表,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洁净整齐,清爽干练,保持积极向上的上班精神气儿,开启美好的每一天。
第二,一定不迟到早退,要有一个端正的工作态度。年轻人的通病,很多人都是踩着点儿踏入科室,睡眼惺忪,一副萎靡的精神状态,无论是实习的,本院的,还是进修的。一开始我也很不以为然,后来带教老师严肃教育了我,说我作风散漫,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影响很不好。至此我就开始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早睡早起,按时上班,调准好工作状态,保持精神饱满。去外科轮转时候,陆品相主任就要求医生们养成早起的好习惯,他以身作则,一大早当你啃着早点时,他已经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了科室、病房,明明长得个不高,却显得格外伟岸。
第三,白大褂的口袋里一定要装必要的东西。首先,要装个小本子和一支五颜六色的笔,那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东西,有不懂的问题,疑难杂症,鉴别诊断,有稀奇古怪的医嘱、药名及用法,有临床科室轮转的时候所开的会诊单、化验单、阶段小结等等,还有各种各样的电话,各个科室的、各科住院总机、带教老师的。其次,手机一定要调在静音或者震动档,不然在写报告的时候,思路不易集中,容易出错:在查房的时候,铃声容易打断教授主任的问诊等。再者,可以装些不容易被找到的化验单什么的,可以省下很多寻找的时间。
第四,在进一个科室工作前,先把相关的书本内容复习一下,或者边实习边看,边总结,边列表格等等,这样的记忆是很深刻的,有些甚至终生难忘,这是把书本上原本飘忽的知识变成实际当中的沉甸甸的有用的实际操作的一个过程。一进入医院就会接触到很多条文规定,当学生久了就会出现书本外的一些困惑。这时处理好问题的办法就是将病人现状作为出发点。临床工作没有“重点”之说,病人的情况千变万化,书上最角落的地方也可能是病人最痛苦的疾病源头。所以温书后再结合病案分析确实有益有效。
第五,我是影像学方向的实习生,感悟很深的就是一定要注重临床诊断和辅助诊断、实验室检查的互补性验证。举一例病案:一男性老年患者因“腹痛恶心反复两周”入院,体检,墨菲斯征阳性,临床上首先考虑胆囊结石,但是B超反复未见胆囊异常情况。最后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医师指引下,该病人取位为伏身,转动了体位后,复查发现胆囊颈部有两颗结石,从而验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不然B超就会造成漏诊。实验室检查及其影像辅助诊断是临床工作中必要手段,不但可以协助医师做出准确诊断,而且可以动态的作为病人病情变化的客观指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辅助科室忽视临床医师的临床经验诊断,比如体查:视、触、叩、听后下的诊断,会严重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展现它的局限性。在医师的意见不能被辅助科室检查结果完全否认时,就不应该排除其可能性,而应该多次复查并积极寻找多方面原因。(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