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自11月20日援摩医疗队员踏上摩洛哥大地以来, 不知不觉已经一个多月了。 异国他乡的生活充满了新鲜和挑战,从驻地的卫生打扫、防疫区域规划、固定资产清点,再到老旧的水电线路维修、 必需生活物资采购, 医疗队员的每一天都过得忙碌而充实, 大家也从刚到时的兴奋、好奇逐渐平静下来,所有人都慢慢接受了这个偏僻安静的小镇,一天五次的礼拜声定时响起, 使人不用看表也能知道时间。 Benguerir位于摩洛哥中部, 是位于国道旁边的一个小镇,镇上大概7万多人,我们一行8人是镇上全部的中国人口。储量占全世界总储量的70%以上磷酸盐资源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干燥少雨的环境和大量的矿产开发影响了当地的环境, 使这个小镇看起来有些脏乱。 小镇的南边是在建的大学城,招收来自非洲的留学生,也是Benguerir唯一的一抹绿色。 我们援助的医院叫做Rehamna省本格里地区医院,是当地唯一一所公立医院,前身是当地的妇幼保健医院, 近十年才开始升级为综合医院, 开设了妇产科、骨科、普外科、眼科、内科等科室。医疗队的驻地就在医院旁边,步行只需要3分钟,十分便捷,方便有紧急医疗帮助时能够非常迅速的到达急诊开展医疗工作。
隔离观察期一结束,医疗队马上投入了当地的医疗工作,虽然已经对这边的医疗条件有所了解,但工作的艰苦程度还是出乎意料。手术室入口缺少管理人员、 甚至可以随意进出,洗手衣需要自备,数量不够换洗都成为了问题,更是没有手术拖鞋的概念,手术的器械不少存在锈迹斑斑的情况,刚开始甚至存在缺少血管钳,剪刀的情况。 无菌条件也是一大难题。我们刚到达时手术室里苍蝇乱闯,检查室里猫咪“做客”,麻醉师的工作时间和手术不同步,大大影响了急难手术的开展和医院救死扶伤的效率, 一切都是那么与众不同,但是我们的到来并非抱怨, 而是改变。 我们带去的物资解决了燃眉之急,在休息时间召集当地的医生护士一起营造洁净安全环境,提高当地医院医务人员的卫生意识,提高诊疗服务理念。
我们用行动彰显了中国医生的实力, 虽然我们的法语还无法做到顺畅交流, 但外科医生语言不是问题,一切靠手说话。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医疗工作已经逐步展开了,未来会碰到什么我们不知道, 但是我们不会退缩,不会畏惧,用中国医生的精神和能力做好医疗援助工作!
(援摩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