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图片2
走进医院康复科的训练大厅, 可以看到一些特殊的脑卒中患者,身上带着心电、血压监护装置,在治疗师的指导与帮助下,以轻松、 从容的偏瘫步态在完成各种心肺运动的训练。历时五年,康复科主任杨坚带领着他的专业团队,以一套新颖、安全有效的心脑康复运动程序, 给许许多多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正如“医道”节目中所说的:“徐汇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一个让生命重新起航的地方”。
据资料统计,25%-30%的脑卒中患者同时患有各类冠心病;37%的脑卒中患者中患缺血性心脏病; 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概率为19%, 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内发生脑卒中者死亡或致残的概率为65%; 卒中合并冠心病在卒中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不合并冠心病的3倍。 脑卒中合并冠心病的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且其心肺功能明显低于健康人, 偏瘫患者运动时对心血管系统的能量需求又高于健康人。
杨坚介绍到, 有潜在心血管疾病的脑卒中后患者发生与劳累相关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大大增加。 但以往对该类患者的康复往往是仅从肢体运动障碍的训练出发, 忽视乃至忽略了其心血管病的风险与心脏功能的改善,即增加了患者运动康复的风险,又使其心脏功能得不到同步康复而影响到身体的整体恢复。
查阅国内外文献都找不到一个适合该类患者的心脑综合康复训练方法,杨坚带领着其团队,从2014年起开始了长达5年的实践探索,先后完成了临床研究,全市技术推广,受益对象超过 700 例。2017年在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与国际知名的励建安教授支持下,组织全国专家编写并在2018年4月发表了全国首个《脑卒中合并稳定性冠心病运动康复专家共识》,2019年5月编著出版了《脑卒中合并冠心病运动康复》专著。 5年的辛勤耕耘,使这项专用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技术从创立逐步走向成熟,杨坚因而参加2018年的东方心脏病大会与中美康复医学发展国际论坛的学术交流, 也使得上海的脑卒中合并冠心病运动康复水平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今年五月, 医院康复医学科顺利完成上海市卫健委的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验收汇报,心脑血管病康复专科在全市63家学科建设单位中排名第10位,获A等并直接进入新一轮的学科建设周期。
日前, 由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委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主办, 徐汇区医学会、 徐汇区残疾人联合会协办的第三届光启心脑血管病康复论坛也在医院举行。各位专家、教授的精彩发言为参加本次论坛的近200名学员带来了从涵盖心脑血管病诊治评价的新进展、 新技术到神经康复与心肺康复的新方法与推广经验, 推动心脑血管病康复新技术在更多的机构和基层的应用, 造福更多的脑卒中与冠心病患者。 (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