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在金山区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临床学习已结束,虽然为期短短一月,但仍感收获颇丰。
初次入院,医务科老师就先进行了临床宣教,普及相关的防护基础知识,带教老师教导我们在保护病人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为长期在院工作提供了基本的安全保障。
在临床工作中,经过带教老师悉心指导,我学到了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所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掌握了中枢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肝炎、AIDS、脓毒血症、疟疾、伤寒、出疹性疾病等感染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急性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掌握了肝穿刺基本操作流程,而对于自己,每次感到满满收获的就是主任主治查房,了解了很多临床经验、诊疗思路,回去后再看书也更有目标性。
举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一个病例,患者因胸闷气喘数月入院,既往曾出现不同系统的结核感染灶(包括肺部、骨、肾、淋巴结),本次肺部CT提示大量胸腔积液,经积极抗感染、胸腔引流等对症治疗仍持续原状,各种实验室检查亦不能明确其病因,在偶然一次查房时,追问既往病史,患者诉幼小时注射卡介苗后曾出现同侧腋窝包块并破溃,3*3cm左右,目前仍残留一1*1cm左右肿块,然后经过详细问诊,患者姐姐亦有结核病史,结合患者数十年临床表现考虑可能存在遗传免疫缺陷,出现播散性卡介苗病,该病大多数患者的共同特征是不能产生γ干扰素(IFNγ)或者对IFNγ不发生反应。而该病亦可通过外源性补充相关细胞因子控制的疾病,故立即采患者及其姐姐血样送检。由此次,我对带教老师刮目相看,丰富的临床知识、细致的问诊及体格检查都是我们需要多加努力之处,从而才能在今后更好为病人诊疗,减少患者之疾苦。另外科室的小讲课多采取病例汇报、自由发言,发散性思维方式教学,不仅能提高我们的主动性、还能更好的锻炼相关疾病的诊疗思路。理论必须结合临床实际,而临床实践又可使理论更加扎实与完善。所以我积极参与科室组织的各项学术活动。
在这里,我更大的收获是从各位老师们身上学到了“爱心、耐心、细心”,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学会换位思考,体谅病人。我将牢记医生的职责,不断加强学习与实践,全面提高素质,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住院医师。 (王冬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