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2018年新年伊始,葛均波院士例行来到区中心医院心内科,开始了教学查房、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的介入手术等工作。在完成了2例高难度手术后,葛院士指出:“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密切专家团队和医院的交流协作,推动医院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水平,提升重大科研课题的研发能力,为健康中国做出贡献。”
自2017年葛均波院士工作站在区中心医院建立以来,心内科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教研协同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喜人成绩。至今,院士及专家团队累计行高难度复杂病变手术100余例,心内科冠脉介入手术量较前增长69%,同时开展了血管内斑块旋磨术,IVUS指导技术、逆向导丝通过技术、对吻导丝技术等新技术指导下介入手术,左主干、CTO开通术等多种疑难复杂病变手术。开通了心血管急症救治绿色通道,大大提高了危急重症的救治能力。同时心内科还在远程医疗领域做了新的尝试,开展远程心电监护、参与医院互联网医疗工作,在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脑卒中等)及心脏康复中充分得到应用。郑宏超主任当选上海市首届区域名医。科室成员定期参加中山医院的查房、病例讨论、手术,以及专科医师培训,为学科的发展贮备人才。
葛院士经常教导说,既要注重临床也要做好科研创新,肯定了心内科在小檗碱研究中的前期工作,要求对小檗碱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心内科所开展的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机制的研究、黄连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等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率先在国内开展抗心律失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个体化治疗。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硫酸舒欣啶)的研究、对现有的体内抗心律失常治疗药物的LC-MS/MS分析方法进行优化、心肺运动实验对介入患者术前术后病情评估、客观定量评估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肺功能的影响等。进一步进行黄连素在心律失常方面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其成果在国外期刊发表。
心内科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心律失常新理论、新技术”培训班,邀请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知名专家做专题报告,从基础到临床围绕心律失常的热点问题和领先技术等进行全面交流。
2017年12月2日,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ACC)联合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ChinaCardiovascularAssociation,CCA)举办的美国心脏病学会亚太区大会首次在中国隆重召开。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席葛均波院士担任本次盛会主席,美国心脏病学会主席团的心血管国外专家及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共同参加。我院执行院长、心血管病专家朱福教授作为CCA-ACC特邀教职人员,与亚太心脏协会(Asia Pacific Heart association, APHA)主席、美国心脏学院院士(FAC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原主任委员霍勇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Krumholz Harlan教授,美国国家心脏病学主任John Rumsfeld博士(NationalDirector of Cardiology)等一起主持《创新和技术:面向心血管疾病预防和管理未来》分级论坛,并在创新论坛上作了《AI医生之临床诊疗的逻辑与方法》精彩的主题演讲,全面介绍了我院医学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医疗创新、发展及应用情况,吸引了与会者的巨大兴趣,得到高度赞誉,让“徐汇云医院”走向国际!同时作为CCA-ACC亚太区大会重要部分之一,朱福执行院长等国内外专家还共同参与了中国心脏康复中心的启动仪式。
2018年,将着重打造智慧医疗的平台,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推动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区中心医院心内科将以精湛的临床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全体同仁众志成城,为建设成为一流的区域心血管病中心继续努力奋斗!(心内科)